風景預言書
希臘、羅馬神話中的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(Cassandra)能精確預知未來, 不幸的是她說的話絕不會被人相信, 她預見帕里斯和海倫會帶來特洛伊戰争, 也說出了木馬內有一支即將終結特洛伊的軍隊, 但她的話語只引來訕笑, 流著眼淚看著親人故土一步步邁向徹底毀滅, 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傷?
從小這則神話故事便深深憾動我的心靈至今未減分毫, 長期創作風景畫的過程中我經常詢問自己, 如何讓一幅畫化為一則卡珊德拉的預言?因為我無法滿足於畫面僅是形色質美好的對位安排, 也無法自娛於唯美的點線面的形式變化, 我希望透過風景畫能提昇心靈意識, 從片斷中 瞥見永恆, 從局部中了解整體, 從可見的表象穿透事物的核心, 從森羅萬象察知萬物的本質, 我希望僅是一幅風景畫便能達成對整體存在深情地注目, 畫面如同預言一般, 將未來帶到眼前。
但如何能做到這一切? 在無前跡可循之下, 每畫一張作品猶如對未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, 一步再一步的自我演化, 不停前進, 不斷追尋, 儘管無人相信。
-天宇 2015
1980年我隨著一艘流刺網漁船到澳洲公海捕魚,在為期三個月的海上生活中,每天參與上萬條生命的屠殺,每條魚的生命都被轉換為一個經濟數字單位,價格偏低卻己被捕撈死去的雜魚,再被當成無用垃圾踢回海裡。生命是沒有任何意義、沒有任何價值,除非它能轉換成為財富。我們榨盡其他生物最後一滴血來換取漂亮的經濟成長數字。回到陸地之後,從此我得了生態焦慮症,擔心物種滅絕、擔心全球暖化⋯⋯在資本主義成為主流價值之際,更為金錢奴役萬物憂慮不已。
三十多年的繪畫創作生涯中,每當個人深層焦慮湧現時我便用「空白」來抒發,空白代表生命的缺席,代表有機物被無機物呑噬、代表人工物取代自然物、代表抽象數字取代實體生命。雖然主流藝術思潮早己除去主題內容僅為擴展純美學領域,但我依然相信美感的核心必含生命的終極關懷;若繪畫僅止於形、色、質的對位安排,自娛於點、缐、面的抽象形式變化,那是窄化了美學的疆域,美豈能沒有生命的參與?
從「給微風」、「大悲宴」、「熱帶雨林」到今年「風景預言書」,個人一系列創作中始終以空白為形式,生命為內容。「風景預言書」運用了卡珊德拉神話的意象,預言真象卻不被相信,將人類全體共同的困境以圖像象徵的方式,將未來帶到目前,每幅畫採用了正方形外框,卻內含圓形的架構,畫面可以任意角度掛置,隨著角度變幻可以呈現不同的焦點和主題。如果透過一幅畫可以讓人對整體存在更加深情注視,可以將個人生境連結到萬物生存,萬物與人的存在是無比和諧,那麼我無法想像有比這更好的畫面。
-天宇 2015
沉默的半屏山 / 174x174 / 壓克力, 畫布
沈默的半屛山
曾經這裡放眼望去一片翠綠,樹海連天,梅花鹿任意悠遊,彌猴跳躍,蒼鷹翱翔。
人帶來了鐵犁耕牛,將土地翻了幾翻,農耕雖然失去了大型動物,但蜻蜓、青蛙、泥鰍、白鷺鷥並未遠去。不過,現在行經此地會令人懷疑是否來到了地獄迷宮,無數嘶吼的管子和噴火的尖塔如犬牙交錯,水道裡不㫁地冒出泡沫、泛著彩虹油光的死水、水泥柏油漫無邊際地延展,連蚯蚓都絕跡了。
對經濟成長的渴求早已視生命為無物,金錢扭曲異化了每一片自然風景,經濟競賽就像一種傳染病,從小孩子開始感染,然後左鄰右舍,整個社區、城市、國家,綠色大地逐漸轉成灰白,如黴菌般蔓延的景色無所不在,大多數的人學會苦中作樂,少數的人數著鈔票載歌載舞。一路走來不禁讓我對人產生微妙的悲憫,不管願不願意,世界就是來到了這裡,變成了這樣,不管你有什麼感受,所有的醜陋都轉成了真理。這就是命運,人類集體的命運,將翠綠的風景吞噬消化排泄成灰白的風景。
走著走著抬頭驚見半屏山身披殘破綠袍在不遠處靜靜躺著,不發一語,也許它才是對的,不評斷、不感傷,只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切。
綠洲 / 122x122 / 壓克力, 鋁板
綠洲
人工環境多半是由水泥、砂石、鋼鐵、柏油、塑膠、金屬所聚合,肉眼可見的生物很難在這種環境上面生 。或許人們打從一開始就不歡迎牠們跟我們共享棲地,除了少數寵物外,沒有幾個人能接納屋內出現蟑螂、螞蟻、老鼠或其他生物。
隨著城市漫延擴散,人已經在地表創造了一大片生物稀少的沙漠,切斷人與萬物的連結只會造成人心越來越冷酷,緊盯著金錢數 成長,對其他生物、甚至是其他人的生死早己無動於衷......。從外而內,逐漸地我們內心也擴展成一片漠然不關心任何生命的沙漠,終至孤零零地不知為何死去。唯有那些驚覺到生命荒漠的人,會動身尋找生命共同的源頭,並在心中浮現一片綠洲,迎向它走去。
看不見的銀河 / 174x174 / 壓克力, 鋁板
看不見的銀河
「你看過銀河嗎?」
「嗯......照片、影片都看過啦,但是掛在天空的沒看過。」
雖說銀河一直都在我們頭頂,但白天陽光太強,晚上呢,到處是刺眼的人工光源。真正看不見銀河的原因並不全然是光害,現代人要看的是隨時更新的即時訊息,著眼的是切身的利害,對那深遂永恆的事早已無法聚焦。
雖說組成我們身體的碳、氫、氧、鈣......每個元素無一不來自宇宙的恩賜,但這不知道也沒關係吧?!雖說我們的呼吸心跳全靠宇宙運行不息的能量,但把心思放在多賺點錢還是比較實在吧!宇宙隨時都在邀請我們的心靈與它共舞,但我們寧願封鎖在小小的軀殻裏,不斷地算計眼前得失成敗,讓欲求、憤怒、嫉妒塞滿整個心,也不願品嚐生命源頭的芬芳。人啊!失焦的豈只是銀河而已。
綠葉方舟 / 174x174 / 壓克力, 畫布
綠葉⽅⾈
⼩時候養蠶寶寶總是為它們那張⼩嘴憂⼼,⼀片桑葉下去,⾺上⼀群撲上來啃、啃、啃,如 果不及時補充新葉,蠶寶寶⾼仰著頭,直挺挺在⾃⼰的屎堆上盼望……。 長⼤後,看到的是⼈類不斷瘋狂的啃噬地球,被⾃⼰的廢棄物逼到無處可逃,只能巴望著科 學家可以找到⼀顆新地球來解決問題,這跟站在⾃⼰屎堆上蠶寶寶會不會太像了呢?
山居空氣好水乾淨,但那是過去;現在擁有的是更強電磁波、酸雨、農藥、重金屬、土石流...... (山居)
沙灘正在逐漸失去赤足嬉鬧的笑聲和腳印。(沙港)
我關在水泥玻璃的牢裡,吸著森林傳來的呼聲。(森林的呼聲)
緊貼著雪線演化萬年的絕美花園,卻沒有絲毫抵擋道路穿透的能力。(高山杜鵑)
我不碰觸海水,我對雲彩變幻無感,我只信任鋼筋水泥。(和平島)
濫捕、海水暖化已經關閉一座又一座海底花園,但別急著難過,還會關閉更多。(珊瑚輓歌)
人總是認為此地無魚,到別處抓即可,沒想到我們已經沒有別處了。(漸層)
當冒失鬼不小心闖入家門,我們會驚醒一下,然後,又睡著了。(海岸夢饜)
漸漸地......喝一杯淨水、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都變成奢求。(綠葉方舟)
那些還沒來得及哀悼的美景,早已隨著上一代的記憶深埋海底。(集體失憶的海灘)
土地一旦感染「開發」症狀,接下來便無藥可醫了。(隱葉蛾)
陽台、步道、中庭佈滿綠意,只是為了掩蓋我們被水泥包覆的荒寂。(綠洲)
地球是資本家的戰場,慘烈犧牲的都是無聲的生命,倒下的,沒有人看見。(皇冠上的隱憂)
銀河一直在我頭上,不過......我看不見。(看不見的銀河)
畫面中空白部分是發電廠的剪影,其中面積最大塊色彩繽紛的是健康珊瑚礁生態,其餘是海水均溫升高後珊瑚白化死亡的各種景象,在全球追逐經濟成長競賽和提升消費需求的動力之下,能源、電力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,全球暖化速率越來越快,再加上海洋濫捕,我們已經關閉一座又一座海底花園,但別急著難過,還會關閉更多。
全球目前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將近三百座,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裏,城市變成一座運轉不息吸納萬物的黑洞,地球上任何角落的資源都無法逃脫它消費的引力,漁業枯竭、雨林焚墾、極地鑚油、物種減絕⋯⋯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提升城市住民的生活品質,地球像一片承載萬物的綠葉方舟,我們不斷東挖西撈令它無暇復原,當喝一杯浄水、吸一口清新空氣都變成奢求,這艘方舟還能駛向何方?
萬物皆互相效力,無論大小彼此連結,生死流轉、能量延遞生生不息。然而人卻以「自我」為尊,企圖從萬物中獨立出來,切斷宇宙相連臍帶所付出的代價,便是生命無止盡的焦慮,雖然我們可以居住在完全由人工建造的環境裡,使用人造的抽象數字、圖像、文字,利用電腦虛擬全世界,甚至以人造食品維生,但我坐在鋼筋水泥的科技豪宅裏,聽著心底傳來森林微弱的呼聲,文明建構的盔甲依然難擋自然存在的呼喚。
-天宇 2015